讀書心得:烏合之眾

第1章. 群體一般特徵:受人擺布的玩偶

  • 一個群體向組織化群體轉變得條件:
    • 自覺個性的消失(同質性吞噬異質性)
    • 觀點的明確轉變
  • 群體中的的品質會因為共同性質的突顯而表現平庸 泰戈爾比整個世界更聰明

  • 影響群體特點的原因
    • 會有以團體之名承擔責任的錯覺
    • 有相互傳染的情緒與表現(類似催眠現象)
    • 群體容易受暗示
  • 雖然群體變得更加的野蠻,但也是這些野蠻的情況,創造了一些個人所無法創造的歷史

第2章 群體態度與群體道德:感情的傀儡

  • 群體特徵
    • 群體衝動、善變且暴躁:群體是衝動的奴隸
      • 人數的優勢會使他們覺得無所不能
    • 群體的被暗示性與輕信:群體永遠徘徊在無意識邊緣
      • 群體總是在期待中關注某事,所以容易受暗示,暗示經過交互感染後會使群體態度趨一致
      • 群體有可能將幻想與現實相混淆(集體幻覺)
      • 第一個目擊者(或發話者)的斷言會影響其他人的判斷(目擊者數量跟可信程度的關係??)
    • 群體態度的誇張與單純:群體只會被極端感情所打動
      • 群體中誇張的情感常常與負面情緒有關
      • 因為群體容易被誇張的情感影響,故演說者要激起群眾的某種情感必須要言詞激烈、論點強硬
      • 群體也容易誇大他們的英雄
    • 群體的偏狹、專橫與保守:群體是偏執和專橫的代名詞
      • 群體只知道簡單極端的情感,對於意見、思想和信念,不是全盤接受就是全盤否定
      • 容易對威權頂禮膜拜,喜歡踐踏被他們推翻暴君
      • 反叛與破壞的爆發是短暫的,主要還是受無意識因素控制,本能的會希望受到統治(想擺脫混亂無序的狀態
    • 群體道德:群體是矛盾共同體--為什麼今天殺人放火、無惡不作,明天卻可以犧牲和不計名利地獻身

第3章 群體的觀念、推理能力和想像力

  • 群體觀念:群體是固有觀念的奴隸(觀念簡單且化為直覺
    • 觀念分兩種
      • 短暫觀念:由於一時的影響所短暫引起的觀念
      • 基本觀念:長期穩定的觀念 ex.宗教,今日的民主思想
    • 只有當觀念非常絕對、堅定、簡單,才會在群體中發揮效力
    • 群體觀念間不一定有邏輯性、連貫性(因為群眾缺乏批判力,難以找出其中的矛盾)
  • 群體的推理能力:沒有辨別是非能力的弱智(推理能力極弱
    • 群體推理的特點就是將彼此不同,但在表面有聯繫的事物混在一起,再將具體事物普遍化(工人受雇主剝削,則認為所有的資本家都是邪惡的)

    • 群體判斷大多是強加的,而不是充分討論而來的

  • 群體想像力:天才的想像力成為了他們受制於人的弱點(想像力能力極強
    • 群體想像力有時會讓群眾分不清現實跟幻想 ex.演反派的演員,也有可能會被觀眾攻擊
    • 一次誇張的事件的刺激性勝過於大量微不足道的事件,
    • 要刺激群眾的想像力的方式:
      • 對各種事件提煉昇華,使其以令人震驚的面貌顯現,從而佔據群眾想像

第4章 群體信仰的宗教形式:宗教形式的忠實追隨者

  • 偏執與狂熱是群體信仰的孿生兄弟
    • 宗教情感(不一定只在宗教上): 對某人(神)、事、物或觀念,盲目相信,無力探討其中的信條是否合理,希望將其散播四方,並將不相信的人全部當成敵人,則稱其情感為宗教情感

    • 群眾信仰具有宗教情感的特點(宣揚君權神授的理由??):
      • 盲目信從
      • 極端偏執
      • 狂熱宣傳
    • 群眾首先需要的是(神可以是某人(神)、事、物或觀念)
  • 盲目是群體的稟性
    • 歷史許多的大事件,都是源於有新的宗教信仰在群體中建立

影響群體意見與信念因素

可分為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,以下予與討論

  • 直接因素
  • 間接因素:是指能夠促進某種想法形成、實施並產生作用的因素。

第5章 影響群體意見與信念的間接因素

  • 種族:使群體走出野蠻狀態的有力支撐 (???我認為這邊是有問題???,不該是單純認為是種族(遺傳規律),該是有著同樣文化歷史且有長久時間同居一地的人民)

  • 傳統:控制我們內心最深處自我的無形主人
    • 傳統是過往觀念、需求和情感的表現
    • 人類誕生的使命
      • 建立一套傳統體系
      • 當這套傳統體系的益處消耗殆盡時,要竭力將它摧毀
    • 如果一個民族的傳統過於穩定,則很難再有變化,這時的暴力革命也沒有用,因為革命之後,會建立類似的王朝或是繼續的無序下去(ex.歷代中國因為儒術的傳統,革命之後,仍是類似的藍圖來建立的新王朝)
    • 群眾是保守的
    • 理想的狀態是慢慢調整制度
  • 時間:真正的創造者和偉大的毀滅者
    • 拉維斯:「沒有哪種政治體制能在一天之內建立。任何政治和社會組織都是術百年時間鍛造的產物。封建制度在其法令典章建立以前,經歷了數世紀的無序與動盪;君主專制政體同樣是在經歷了數百年後,才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體系。這些等待的時期是極不平靜的。」
  • 政治和社會制度:虛假、短暫的外衣
    • 制度和政治體制是民族的產物,不是時代的創造者,而是時代的產物
    • 英國憲法制定的守則:「 不考慮是否嚴謹對稱,而更考慮是否方便易行; 決不僅僅因為異於尋常而改變; 決不改革創新,除非感到不滿或者要消除不滿; 決不制定寬泛的法規,除非出現特別案例。」
    • 所有民族都受其故有的特徵支配,所有與特徵不符的制度,都只是件虛假、短暫的外衣
  • 教育:使民族走向衰落的劊子手 (教育使人民吸收新觀念,讓人民能會更進一步的要求生活水平,讓他們能看到未來的前景,當不滿積聚時,就容易變成被人操弄的大軍)

第6章 影響群體意見與信念的直接因素

  • 形象、話語和措辭:無堅不摧的利器
    • 言語的力量與它們喚起的形象密切相關,而與它們的真實意義無關。
    • 那些意義不明確的詞語往往影響最大。(ex.民主、平等、自由)
    • 面對群體,一旦話語和措辭以莊嚴肅穆的口氣說出來,所有人便會立刻肅然起敬,俯首傾聽。許多人會將其視為自然或是超自然的力量。會在人們心中喚起宏偉而模糊的形象。
    • 詞語的含義是短暫異變的,因時因人而異。當我們想透過詞語來影響群體,就必須要清楚詞語在既定時刻對於群體的含義
    • 當發生政治動盪或信仰轉變時,群體會對某些詞語產生反感,這時真正的政治家的首要任務就是在不改變事物本質的情況下,給它們換個名稱。(ex.地租改成土地稅),這個技巧最大的難度在於:同一個社會同一個詞語在不同階級可能有不同的含義
  • 幻想:人類藝術與文明的真正締造者
    • 推動民族發展的主因往往是謬誤,而非真理(希特勒所開的政治支票)
    • 凡是為他們提供幻想者,就能輕易成為他們的主人;凡是試圖毀滅他們幻想的人或物,都將淪為他們的犧牲品
  • 經驗:群體擺脫幻想控制的利器
    • 通常,一代人的經驗對後代起不了任何作用,唯一的作用就是證明
    • 經驗只有在一定範圍內一代代的重複發生才能產生作用,才能撼動群體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(像是晚清不斷的敗戰)
  • 理性:對文明發展不起作用的「垃圾」
    • 想讓群體相信自己的觀點,就必須了解使群體產生興奮的各種情感,並假裝感同身受,接著利用最基本的聯想和極具暗示性的概念改變他們的想法(如何幫助受害者的流程也是類似)

第7章 群體領袖及其說服手段

群體領袖:貪圖個人利益的巧言者 領袖的說服手段--斷言、重複和傳染:說服群體的最好修辭手法 聲望:麻痺群體判斷力的「殺手鐧」

第8章 群體信念與意見的變化範圍:推遲文明滅亡的因素

堅定不移的信念:文明不可缺少的支柱 易變的群體意見:受機遇擺布的玩偶

第9章 群體分類

異質群體 同質群體:共同信仰的結合體

第10章 犯罪群體:受無意識支配的劊子手

無意識的行凶者 瘋狂的大屠殺

第11章 形式陪審團:比法官更具人情味的刑事群體

「弱智」群體 他們同樣是情感的奴隸 他們是「犯罪群體」的保護傘

第12章 選民群體:政治機器的傑出作品

「迎合」是候選人獲勝的基石 無休止的爭論戰 群體權力擁有與宗教一樣的力量

第13章 議會:文明民族的理想象徵

議會制度是一切現代文明民族的理想 議會是領袖操控群體的機器 消耗財力和束縛人們自由的機器